新浪首页 > 读书频道 > 作家在线 > 正文
 
于丹聊天实录:从容的心态应对世间的变化

http://book.sina.com.cn 2006年12月01日 23:24 新浪读书
 

  

当一个人心态豁达的时候,他就没有那么多忧愁

    我觉像苏东坡这样的人就是。林语堂先生把他称为“不可救药的乐观主义者”,就是因为这个人不排除物质条件,苏轼是一个多大的福都能享,而且让你能够享的特别辉煌,但是他多大的罪都能受,可以把罪受得非常洒脱和快乐。所以他在杭州这么一个天堂一样的地方,修一条苏堤、然后去喝喝茶,写一写“落日荷花别样红”,发明一下东坡肘子,可以把日子过得绘声绘色;但是一旦贬官了,黄州、惠州、谵州,去了这么多地方,什么心态呢?一看天涯海角,穷乡僻壤,他会说“九死南黄吾不恨,兹游奇绝冠平生”。这地方好玩啊,到那儿没有东坡肘子了,到那儿没有人趋炎附势地成天给他送礼过节了。一看月亮好,今天就定中秋吧,菊花开,今天就定重阳吧,所以叫做“良田佳月寄中秋,菊花开日乃重阳”,也就是说到境随心生,我都是快乐的,所以苏轼是一个飘泊、浪迹,走遍天涯海角,但是他在很多地方有归属感的人,他不会像中国文人很较劲地说“日暮乡关何处是,烟波江上使人愁”。

  所以当一个人心态豁达的时候,他就没有那么多忧愁。南宋张孝祥在贬官的时候,他可以写这样的洞庭湖,“洞庭青草近中秋,更无半点风色,玉鉴琼田三万顷,着我偏舟一叶”,一个人在那么辽阔的洞庭湖过中秋。“每逢佳节倍思亲”,这个时候他就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了,是人心的那种孤单,那种苍茫,那种凄怆,但张孝祥可以说,“天地之间,素月分辉,万物浴清影,表里俱澄澈”。一个人心是干净的,所以“天地日月与我共语”,所以他可以说“孤光自照,肝胆结冰雪”,即使没有太阳和月亮与我分辉的时候,我还有自己一种孤独的光芒自照内心。所以在这个时候可以“尽挹西江,细斟北斗,万象为宾客”,一个人过中秋节,孔子的话来讲叫“陋’了吧,张孝祥他怎么做呢?他说我“细斟北斗”,就是用天上排成勺子型的北斗七星,足以打发岁月, 一切都在印证孔子所谓的“何陋之有”。这四个字。

  今天的物质世界,也就是选择的空间,比他那个时候,不是百倍千倍,而是一个无穷尽几何的的倍数。但是我们不能像缺乏这样的一种骄傲的气度,像张孝祥说的那样,悠然心会,妙处难以去说,心中有这样一种清浅透彻,悠然从容的快乐,说都说不出来。只有我自己徜徉其中,那我们就能懂得孔子为什么会安详地说,“君子居之,何陋之有”。

  所以其实这种君子心灵世界的建构,对今天人来讲是一种获得幸福的能力。

  主持人:刚才讲这么多,就是讲《论语》,或者说孔子重视精神和心灵的力量给后代读书人的一种滋养。但是苏东坡包括张孝祥好多思想是来源于道家的东西,这里我就想我们要区别一下,儒家的快乐和庄子的快乐有什么不一样?

  于丹:儒家和道家抵达快乐的方式不同,但是人生的快乐都是相通的。如果说快乐是山峦,儒道殊途而同归。儒家是从山的正面上去的,道家则是从山的背面上去的。不知道你是不是上过泰山,从中路上,我们看人文,两边都是是碑刻,会看见你所有文化的字样,人烟浩荡;但是我还从背面还上去过,背面没有任何的人文景观,山川里面全都是一些参天的古树,全是石阶的排列,如果从后面上去的话,领略的是山川自然的陶冶。但是我从这两条路最后有同样的目地,泰山绝顶。我站在那个地方都会知道,“会当凌绝顶、一览众山小”,是何等的眼界?!前面走,比如说这条路是儒家,我一路上受着励志的教育,一个人心里因为崇敬可以得到幸福的提升,从后面走是道家的境界,看见自然对生命的养育,看到什么叫“人法地,地法天,天法道”,而最终“道法自然”,一个人在自然之中,“乘物与游心,独以天地精神共往来”,也许没有碑刻铭文,但是我知道“天地有大美而不言”。

  最终我还是“会当凌绝顶”的,都会看到一副楹联。写着,“海到尽头天作岸,山登绝顶我为峰”。

  儒也罢,道也罢,中国所有古圣先贤,目的并不是区分快乐的明确界定,而是只要你达到这个境界,只要知道五岳之尊被你踩到脚下的时候,你不是一种征服,而是跟它的融合。山登绝顶,自己为天地之间至极尊贵的顶峰,这个时候你实现的是你一种心灵上的大欢乐,有这个境界就够了。哪条路上都可以。

  主持人:我注意到,易中天(blog)先生在他的博客当中讲过,说你的讲座是“神闲气定,娓娓道来,古今中外,信手拈来,诚可谓妙趣天成,观之可以忘忧也”!想必刚才各位网友已经领略到这番口才。

  但是我记得易先生在给你的序言当中问了一个问题,他说“孔子是不是众人都需要的,如果是应该是什么样的?当然一些人自己做了一个答案,一个大家都需要的孔子应该是灰色的”,我想这个问题由于丹亲自回答,您心目中的孔子是什么样的?

  于丹:我心目中的孔子?

  主持人:是灰色的吗?

  于丹:没有色彩,只有温度。我在后记里面写的是关于孔子的温度。孔子是一个人是朴素的,温暖的,厚道的人。人只有返璞才能归真,隔着千古沧桑,时光的距离,触摸心灵的真实,他是朴素的。他不是加了华丽的辞藻和蹩脚的语言,诘屈聱牙,拎着一大堆的典故来麻烦后人,他很简单。

    什么是温暖呢?温暖是他生命中的调性,所以我在后记里面说了这么一句话,我说我看《论语》既不烫手也不冷漠。这个温度是让人很舒服的,尽管现在很多人说《论语》大火了,国学大热了,我一直特别反对大火大热,我认为物极必反,突而然之间升高了,离它突然冷却滑落就不远了,我希望一个美好的东西是保持千古恒温。我说温暖的孔子,从来不说火热的孔子。第三个词,我说他厚道,因为我自己也是老师,有的时候你面对学生提问你真的很无奈,你想说,“你怎么提出这个问题来了,课他没好好听吧?”,再耐心的老师有时候会被刁钻的问题逼疯的。

[上一页] [1] [2] [3] [4] [下一页]

  相关连载:

百家讲坛:于丹《论语》心得


新读书工具,新读书体验

发表评论 _COUNT_条

爱问(iAsk.com)


评论】【 】【多种方式看新闻】【打印】【关闭

相关链接




新浪网读书频道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:010-62675519、62675518  欢迎批评指正

新浪简介 | About Sina | 用户注册 | 广告服务 | 中文阅读 | RichWin | 产品答疑

Copyright © 1996 - 2006 SINA Corporation, All Rights Reserved

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
北京网通提供网络带宽